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我院成功举办第九届“学涯外语”学术年会

发布时间:2024-12-06

2024年12月3日,我院隆重举行第九届“学涯外语”学术年会。学术年会是我院为提升科研品质、浓厚科研氛围、促进科研交流而开展的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学术活动,也是我院着力打造“学涯外语”科研品牌的重要一环。苏州大学陈大亮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殷企平教授、浙江工商大学濮建忠教授应邀参加此次会议并作主旨发言。执行院长陶久胜教授致开幕辞,我院师生参与本次会议。

在开幕词中,陶久胜院长代表学院对参会学者和师生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学涯外语”学术年会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会,也是年度科研工作的报告会,是我们坚守的一个学术交流品牌。

陈大亮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MTI专题笔译课教学研究”的主旨发言,分享了他在MTI专题笔译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该课程是依据国家课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译本质量评价而设立的。陈教授详细介绍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方法,强调了该书在政治、经济及社会领域的深远影响。陈教授进一步探讨了课程设计的创新之处,包括利用语料库进行教学、结合个性化教学理念等。陈教授强调,课程的多元化目标不仅着眼于翻译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

殷企平教授在题为“学术论文写作的要素”的主旨发言中,结合他对《多佛海滩》文化命题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学术论文写作的四大要素:起笔、承接、转折和结尾。殷教授指出,选题是学术论文的“起”,而选题的前提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确保一手资料的完备,二是二手资料的穷尽。殷教授强调,学术论文的“承”是与前人的研究进行对话的过程,尤其是在论证时,需要精准地从对方的论据入手,挑战其观点。他提到,“转”和“承”并非截然分开,二者相互交织,要求作者在细读层面精心推敲,同时通过“语境化处理”将文本置于文化、历史、政治等背景中进行深度解读。最后,殷教授总结道,学术论文的“合”不仅是对全文的总结,更应通过严谨的结构安排和逻辑递进,使结尾能够有力呼应文章的主题,形成内外一致的逻辑框架。

濮建忠教授作了题为“语言与理解:谈Gadamer的理解观”的发言,他从自身阅读Gadamer的《真理与方法》一书的体验出发,深入探讨了理解的概念与过程,并阐释了语言在理解中的核心作用。濮教授引用了海德格尔的观点“人是理解着的存在”,指出理解是人类的本质特征,语言是实现这一特征的关键工具。他进一步讲解了对话在理解中的重要性,特别指出共文与互文是诠释语境的构成要素,影响着语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通过对“understanding”一词的词表分析与关键词分析,濮教授展示了如何通过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深入理解文本,并强调阐释学在语言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指出理解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更是人对世界自我认知的过程。

下午,年会进入分组讨论环节,分组包括:文学与文化研究(教师组);外语教学研究(教师组);语言与翻译研究(教师组);文学与文化研究(学生组);语言与外语教学研究(学生组);翻译与传播研究(学生组)。参会师生围绕各自研究领域展开了深入的汇报与交流。分论坛讨论热烈,观点碰撞频繁,充分展现了我院学术研究的成果与活力。

本次年会为我院师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此次会议不仅加深了学术界的互动合作,也为学院的学术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党委与杭州电信钱塘分局党总支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下一条:“藤途教育发展基金”捐赠暨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