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香港中文大学邓思颖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开展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5-05-03

2025年4月25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学邓思颖教授应邀来我院作题为“虚实析叹词,叹词鉴虚实”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曹道根教授主持,学院相关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该讲座由两个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邓教授以汉语中的叹词为讨论对象,分析了叹词的语法功能,认为叹词具有“代句”功能,其中“代”指代替功能(因此叹词当属代词家族成员之一),“句”指表达言语行为的成分,合二为一,叹词的“代句”功能指的是叹词具有代替表达言语行为的完整句子的功能。除此之外,叹词的另一语法特点是“独用性”,即叹词不能充任句法成分,这一特点派生自叹词的“代句”功能,由于叹词由表示言语行为的根句组成,因此受制于根句要求,叹词无法充当句法成分。邓教授随后分别从外部和内部的角度对汉语中叹词的虚实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外部角度而言(即横向角度,关涉句法成分和语法关系),叹词似乎更接近于功能词,而从内部角度而言(即纵向角度,关涉内部的句法结构),由于叹词由根句组成,因此谈不上词类归属。

叹词的虚实归属自然引出汉语中词类划分的问题,在第二部分的内容中,邓教授首先介绍了传统的词类划分方法,在传统的词类研究中,“第一刀”将词类首先划分为实词和虚词,“第二刀”再将实词划分为体词和谓词,这样的分法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不同的语法学家对于实词和虚词的定义宽窄相异,导致两大词类的内部成员有所差异;其次,某些被归为实词的词类并不符合相应的实词定义,导致“例外”出现。在此基础之上,邓教授主张“第一刀”应首先切分出体词和谓词,“第二刀”再将体词和谓词分别划分为实词和虚词,在虚实之分中,邓教授基于Grimshaw (1991, 2000)和Tang (1998)中的“扩展投射”概念,认为结构位置较低的是实词(扩展中心语),结构位置较高的则是虚词(扩展投射)。在这一切分方案之下,量词和句末助词等在传统词类划分中存在的“例外”或争议点便可都视作虚词。讲座结束后,师生们踊跃提问,同邓教授就相同词类用作不同成分时的虚实/体谓之归属、部分词类单独成句时是否也同叹词一样具有代句功能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词乃句法研究之基础,邓教授的讲座引用多位大家之观点,以具体的实例为切入点,层层深入,一步步引导大家对于汉语中的词类划分原则进行思考,该讲座对于汉语的语法学研究以及教学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科研水平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石,通过邀请邓教授等海内外知名学者开展学术讲座,让师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学科前沿,也为青年学者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外语学院的学科建设。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举办第十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下一条:语秀清风——浙江财经大学百名中外学子长安古镇探寻中国“清风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