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一半携着夏末的余温,一半透着初秋的清爽。西操场上那片流动的“迷彩绿”,正是外国语学院新生为青春写下的鲜活注脚。自领取作训戎装的那一刻起,TA们便以挺拔的姿态投入军训的淬炼,用行动书写“不怕苦、不服输”的外院故事。
“踢腿生风,砸地有坑!” 这句烙印进肌肉记忆的口号,生动诠释着外院学子对 “严谨” 二字的理解。自9月15日开训以来,队列训练便成了每日的“必修课”——晨光微露时,教官们逐一拆解军姿要领,从手指贴紧裤缝的弧度到双肩后张的力度,每个细节都力求精准;夕阳西下时,伴随着“手臂抬高30厘米!”“步幅保持75厘米!” 的口令,汗水滴落,却始终保持着踢腿的定格姿势。
“模拟射击训练”,让青春的热血有了具象的表达。西体育馆内,教官细致讲解枪支构造与安全规范,“握枪时重心要稳,瞄准要三点一线”。同学们凝神聆听,随后卧倒、握枪、击发,清脆的枪声里,心跳与呼吸同频,当“命中”的捷报传来,少年们眼中的光芒胜过骄阳。这不仅是对军事技能的掌握,更是对“严谨”与“专注”的深刻体悟。
随着分列式训练全面展开,原地踏步、齐步与正步的衔接成了新挑战。教官手持卷尺测量抬腿高度,逐人纠正摆臂幅度。从最初的参差不齐,到如今的排面如刀削,学子们用一遍又一遍的磨合,让“整齐划一”成为脚下坚定的步伐。蜕变清晰可见——曾经的松散队列已步伐铿锵,曾经的青涩面容已目光坚毅。
9月22日晚,学校军训师组织10公里夜间拉练。外国语学院全体学员斗志昂扬,整队出发。夜色中,拉练队伍沿钱塘江畔行进。面对体力极限与困意挑战,同学们相互扶持,展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教官与学院老师、班导全程护航,加油鼓劲。次日凌晨1点50分,队伍全员顺利返回。这场拉练不仅强健了体魄,更磨砺了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的钢铁意志,成为军训时光中难忘的一页。
“这段迷彩岁月,会是大学生涯中最难忘的一笔。”这是外院学子共同的心声。当青春与军训相遇,汗水浇灌的不仅是整齐的队列,更是一颗敢于拼搏、勇于担当的初心。待到阅兵式那天,TA们必将以最饱满的姿态,交出属于外院人的“青春答卷”,让迷彩的光芒在秋日的校园里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