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学科内涵式发展,助力专业改造升级,2025年4月23日,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教授应邀莅临我院讲学。此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执行院长陶久胜教授主持,学院多位师生参与了学习交流。

王克非教授以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史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19世纪以来外语学科的演进脉络。他指出,外语教育经历了从培养单一翻译人才到构建外国文学、语言学、翻译学等多维学科体系的跨越式发展,当前正向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促进文明互鉴的更高层次迈进。
在论及人工智能技术对外语学科的冲击时,王教授提出辩证思考: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极大提升了语言转换效率,但无法替代人文素养的培育。他通过翻译实例展示,强调语言背后的文化意蕴仍需人为引导解析,同时也指出,技术也在倒逼教师转型,外语教师应主动拥抱技术变革。
针对外语教师发展问题,王教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提出"心眼活、功夫死"的理念,建议外语教师要充分认清自身“教师+学者”的双重身份,主动突破“纯语言技能传授者”的局限,以扎实的学术能力应对学科发展的新需求。
王教授的学术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不仅深化了师生对外语学科价值的认知,更为教师职业发展指明了实践路径,受到与会师生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