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至24日,“全国高校数字经济时代的跨境电商能力提升‘双师双能’教师培训”在我校下沙校区举行。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近150名高校外语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商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

开幕式上,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王景代表学院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参训教师致以热烈欢迎。她强调,在数字经济时代,以“语言+数字贸易”为双核引擎,探索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本地化服务能力建设等创新路径,既是外语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更是服务国家战略的迫切需求,必将为推动学科与产业深入融合产生积极作用。

外研社高等营销中心总监助理兼华中营销大区总经理翟嘉琪致辞,她指出,外研社始终致力于推动“外语+专业”的融合发展和产教协同育人,已构建起从教材、课程、评价到实训、师资、实习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本次培训旨在通过外语应用+跨境电商实操共同探索外语教育服务跨境电商发展的新路径。她呼吁全体教师以此次研修为契机,积极行动,共同为培养服务国家战略的高素质外语人才贡献力量。

本次培训以“外语应用+跨境电商实操”为双主线,聚焦“双师双能型”外语师资队伍建设的进阶深化,助力高校精准对接跨境电商产业人才需求,设置了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操演练和实地研学等多元环节,帮助外语教师提高教学反思能力与创新能力。
在行业趋势与人才培养环节,中国前驻外大使围绕“跨境电商中的区域国别文化差异”展开深入讲解,强调跨文化沟通在国际贸易中的关键作用。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副会长郑樑则结合调研数据,分析“当前外经贸行业语言服务人才状况”,指出外语人才在跨境电商中的新定位与新机遇。
在实践教学环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陈功以“跨境电商中的英语写作应用”为主题,系统讲解写作教学与实务结合的路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肖鸾仪老师则聚焦“商务英语听说应用”,结合直播带货场景,展示视听说教学如何与跨境电商实战接轨。
在产教融合与平台实操环节,外研社国际人才发展中心教育服务经理刘清华提出“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强调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深圳市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运营人才库专家张彪则通过Lazada、1688等平台案例,引导教师使用AI工具制作商品详情页,显著提升了教学的科技感与实效性。

此外,培训还组织了小组研讨、展示和专家点评活动,增强了教师对跨境电商教学的实践信心。
在数字经济浪潮与外语教育转型的双重背景下,本次“双师双能”培训不仅为提升外语师资队伍能力提供了学习平台,更搭建起外语教育与跨境电商产业之间校企联动的长效桥梁,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