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科】自我决定理论——激发热情与动力

发布时间:2024-01-18

【自我决定理论的概念】

自我决定理论是1970年代初由查理德·瑞安和爱德华·迪西提出的心理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一种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非常强调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将动机按自我决定程度的高低视作一个连续体,认为社会环境可以通过支持自主性、胜任感、归属感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来增加人类的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在大学的应用】

1.自我决定理论与职业价值观的关联

在自我决定理论中,内在动力是指个体因为活动本身的乐趣、兴趣、个人价值而自然产生的动机。这种动机与个人的价值观紧密相关。当个体的行为与他们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时,他们更可能感到自我决定和自我实现,这是自我决定理论中的关键要素。

2.借助自我决定理论识别个人价值观

借助自我决定理论识别个人的价值观,需要个体自主性、能力感和关联性的相互配合。

自主性是自我决定理论中的第一个要素,它强调个体在做出选择时的自由和自主。在职业价值观的探索中,这意味着大学生需要识别哪些职业选择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而不是受到外界压力或期望的驱动。为了培养自主性,大学生可以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基于内在兴趣和价值观设定个人目标。

能力感涉及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在职业价值观的探索中,能力感鼓励大学生识别和发展那些能够增强他们职业能力的技能和知识。为了增强能力感,大学生可以广泛参与实践学习,从导师和行业专家那里寻求反馈。

关联性指的是个体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归属感的需求。在职业价值观的探索中,关联性促使大学生考虑他们希望在工作环境中建立的人际关系类型。为了满足关联性,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团队项目,识别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和偏好、建立职业网络,探索不同职业环境中的人际关系。

【结语】

自我决定理论的应用使大学生能够识别那些真正激发他们热情和动力的职业领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做出更符合自己内在需求的职业决策,从而在职业生涯中实现更高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本文转载自仁能达生涯公众号

上一条:【心理百科】高质量社交,做到这3点就够了
下一条:【心理百科】如何获得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