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绘芳华 | 述忆家国·红星领航①:为英烈后代记录口述史

发布时间:2025-07-23

指导老师:郭春娟

学生负责人:刘婉钰

团队成员:

金佳音、雷如意、李响、聂驿欢、周佳颖、

廖家庆、应卓恒、白嘉琪、张琴、谢熙怡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近日,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述忆家国·红星领航”实践团前往金华市金东区塘雅镇顶塘村,寻访烈士陆希俊的女儿陆秋如老人,记录英烈故事,传承英雄精神。

陆秋如老人对实践团的来访表示欢迎,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对实践团的拜访表示由衷的感谢,虽年事已高,但她对父亲的思念与崇敬一直深埋心底。她向实践团成员深情诉说了父亲牺牲的经历,父亲陆希俊曾在当地下金山村教书,当时新中国刚成立,肆虐的土匪威胁着村民的生命,陆希俊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冒着生命危险,投身剿匪斗争。家中幼子嗷嗷待哺,老母亲坚决反对,唯独妻子以沉默的坚毅支持丈夫的决定。谁曾想,从军仅一年,剿匪的枪声便带走了这位年轻战士的生命。彼时陆秋如年仅两岁,父亲牺牲的噩耗传来,母亲“痛哭流涕”的场景,成为陆秋如对父亲最深刻的记忆。

每每谈到父亲牺牲的故事时,陆秋如老人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她不时用粗糙的手擦拭泪水,并小心翼翼地拿出珍藏的《烈士证明书》,向青年学子展示父亲的光荣身份,并视为家中最珍贵的传家宝。她的父亲一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只留下了这份沉甸甸的证明,无声诉说着一位乡村教师为守护一方安宁而献出生命的壮举。

对于这位在记忆中几乎没有留下具体印象的父亲,陆秋如老人表示内心充满遗憾和时常想念。她说平时最喜欢看抗日战争等题材的影视剧,经常在剧中畅想父亲英勇战斗的样子,这也是她缅怀父亲的一种特殊方式。当实践团成员邀请她为当代青年写下寄语时,老人一笔一划,极其认真地写下“好好学习”。这朴素的寄语,承载着烈士后代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

实践团成员们全程凝神倾听,深受触动。陆秋如老人还讲述了母亲在丧夫后独自艰难抚养五个孩子成人的经历,以及她对父亲深沉的怀念,让青年学子们深刻体会到革命烈士家庭的坚韧与付出,以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临别之际,实践团成员与陆秋如老人合影留念。离开时,学子们“一步三回头”,陆秋如老人也一直站在门口,不舍地向青年们挥手告别。这一幕,定格了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如今的盛世,正是陆希俊等烈士们所期盼并为之奋斗的理想蓝图。此次寻访,实践团成员不仅采集到了陆希俊烈士宝贵的生平事迹和陆秋如老人的深情回忆,更通过近距离的接触,被烈士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深深震撼,被烈士后代朴素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所打动。这堂生动鲜活的思政课,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激励同学们铭记英烈,珍惜当下,踔厉奋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上一条:“语”绘芳华|述忆家国·初心不渝①:探寻濮家社区基层治理之秘诀
下一条:“语”绘芳华 | “赓续红色基因,力行青春使命”,以青春之我赴时代之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