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涯外语读书会” 第十九期第3场活动顺利开展。本次读书会沿用了“一人主讲、集体交流” 的模式。
24级英语笔译专业的研究生何清玉、姜明君、金婉婷、周坤达分别担任主讲人。
何清玉作了标题为“CEA Framework”的读书报告,围绕翻译实践报告的“CEA框架”展开。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深入解读CEA(理解、表达、变通)这一核心框架的内涵与操作步骤;二是结合书籍中的范文与点评,通过具体实例来演示该框架的实际应用,从而展现其对提升报告撰写质量的创新性与重要价值。

姜明君作了标题为“The Map: A Compact Guide to Translation Research”的读书报告,以“《翻译研究指南》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为主题,详细介绍了《The Map》一书作为翻译研究入门指南的内容结构、三大理论模型及研究方法分类,系统梳理了从选题到成果评估的完整研究流程。

金婉婷作了标题“Skopos theory”的读书报告,以“目的论”为主题,详细介绍了目的论的代表人物和其对于翻译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介绍了目的论的提出和具体发展,特别阐述了目的论的定义及其三原则,通过将其应用在翻译实践中进一步生动体现了该理论的实践性,最后以总结目的论的意义收尾。

周坤达同学作了标题为《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中西翻译简史》)的读书报告,以 “中外翻译史的演进、对比及当代价值” 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中外翻译活动从古代萌芽到近现代发展的关键历程,深入对比了中西方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差异与共通之处,并结合当下全球化语境探讨了翻译史研究对当代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指导意义。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徐莎莎老师和李卓老师分别针对四位同学的读书报告进行了专业点评,并提出了修改意见以望参考。最终读书报告在老师及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
此次读书会成果丰硕,不仅提升了研究生的阅读与学术讨论能力,还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同学们在报告中充分展现对书本的理解,分享近期学习成果,积极提出问题引发共同探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